全国绘本馆经营交流群:423656 一键加入全国绘本馆经营交流    官方微信平台搜索:ihuiben
邮箱/卡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最近开通站点:
台州博诤童书聊城布纹熊金鼎店小童书吧总部太原魔奇树亲子图书馆聊城爱上绘本馆
公告免费送绘本馆网上借 | 幼儿园合作模块已经

家长如何走出少儿阅读误区

时间:2015年02月15日   作者:   来源:   点击:780
更多
   不要忘记周末的“温馨故事庆元宵”哦,这是本周活动制作的漂亮小灯笼,很美的挂件吧,您给宝贝报名了吗?一定要抓紧哦,不然没有座位啦。时间:本周六上午10:00、周日上午10:00各一场报名热线:15318989707
   小编有话:如今,家长都希望孩子从小就能有好的阅读习惯。但是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呢?这个问题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只要给孩子买一堆书,就ok了。这件事具体做起来,其中还是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否则结果可能会和我们期望的相反;如果我们做得好呢,又会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希望读完这篇文章后,对您引导孩子阅读有所启迪。
       一次买很多书
   “喜欢?这几本咱都买回去!” 某日,石头妈妈邀我去书市,帮孩子挑选几本适合他读的书。我刚好也想去书市转转,便欣然应允。那家书店有许多好的儿童图画书,我徜徉在书海中,一边挑选着书,一边静静享受着遨游书海的快乐。看看这本,再看看那本,哪本也不舍得放下。
    “儿子,快来看看你喜欢哪本?”正犹豫间,忽听到一个中年女子的声音,听声音有些耳熟。我回头一看,真巧,是我们班欣欣和他妈妈。“沈老师,是您啊,周末过来买书吗?”“是啊!”我笑着点头,“你也带欣欣来买书吗?” “嗯,上次家长会您给推荐的那几本书真好,我家欣欣都看得入迷了。现在每天都嚷着要看图画书呢!”欣欣妈妈边说边对照着书单子找书,边找还边喃喃自语:“嗯,《爷爷一定有办法》,对,就是这本。”“这是……”一会儿工夫手上就拿了五六本书。 
    本以为她会从里面选,可我发现她压根没有要挑的意思,而是径直走向收款台。,“这几本书,多少钱?”欣欣妈妈把书放在桌上,边掏钱边问营业员。营业员迅速算了一下,麻利地说:“八十五。” “欣欣妈妈,怎么一下子买那么多书啊?”“这书好啊,孩子每本都很喜欢,平时一个玩具就七八十块钱,这么多书才八十多。”“不用一次买那么多的,一次买一本,看完再买呀!”我话音未落,却看见旁边的营业员对我侧目而视,赶紧知趣地闭上嘴巴。 “没事,那样多麻烦,一次就买上,省得以后来回跑。沈老师您先忙,回头再聊。”我刚想再说什么,欣欣妈妈却急急忙忙地交上钱,走了。 真是一位不差钱的家长。 
    几天之后,放学时我和欣欣妈妈聊到这个问题,想了解欣欣最近读书的情况。欣欣妈妈不无担心地说,欣欣读书好像没有以前那么专心了。一本书,两分钟就看完了,有时候,一本书没看完又看另一本,老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总是对妈妈说:妈妈我看完了,我要看那一本。 我坦言,欣欣的这种情况和妈妈喜欢一次性购买许多书有关。
    许多家长喜欢一次为孩子购买大量的绘本。既然绘本好,那就多买点,让孩子看吧!却不知绘本的购买并非多多益善。一次最好只买一本。一次买得太多,孩子容易不珍惜,于是囫囵吞枣地看,浮在表面,难以深入地品读。好的绘本,是经得起一遍又一遍的体味的。 人在饿的时候吃饭才香,读书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一次给的太多,孩子始终处在一种过度满足的状态中,那么他对于书,就没有渴求。 “那怎么办?”欣欣妈妈听了频频点头,可是接下来就有了疑惑,“书我都已经买了呀!” 我建议欣欣妈先留下一本,每个星期只读一本书。“可是他两分钟就看完了呀。唉,当时要是听你的就好了,他看完了就不新鲜了。”欣欣妈蚂一脸的失落。
    怎么让孩子对一本书保持长久的兴趣? 变个花样试试。 许多家长认为,图画书买来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只是开始。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绘本只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陪孩子一起读绘本,不只可以使孩子自身的价值表现出来,而且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一举多得。
   怎样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 比如,一开始先由父母给孩子讲图画书,接下来,等孩子比较熟悉故事情节,可以鼓励孩子们讲给家长听,过后,可以和孩子一起亲子图画,绘画图画书里讲的故事,如果有条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扮演游戏,分别扮演图画书里的角色,将故事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别小看这个过程,它不但可以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带来的意境,更好地领会书面语言,更能提高孩子的表演能力和胆量,使亲子关系更为融洽,一举多得。
    原则上,我们每周和孩子读一本书,一方面让孩子保持对书的渴望,另一方面,能够“读”得比较深入。一本好书,一家三口一起演绎,一起玩味,把它的精华都读出来,谁说不是—件惬意的事呢。
     带着任务听故事 
   “孩子们,快坐好,沈老师给你们讲故事听好不好?… “好……”孩子们拖着长音回答,一个小小的声音夹杂在孩子的声音中“不好……” 我愕然,飞飞。 “飞飞最喜欢听故事了是不是?”我冲飞飞笑笑,想给他一个积极的暗示。话一出口,便觉得错了,这简直就是在剥夺孩子的感受吗。 “我不喜欢听故事。”飞飞仰起小脸,一脸的不高兴。 “为什么呢?”我较真了,这个有个性的宝宝,我倒要弄明白他为什么不喜欢听故事。 “听完故事还要回答问题呀,'’飞飞把双手抱在胸前,显得很酷,“可是我又不想回答问题。’ “……”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应飞飞,因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问题。几个字跳进我的脑海:带着任务听故事。 
   我并不讳言,就在几天前,我还眉飞色舞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要认真听哦!听完老师会提问的,我看谁听得最认真。”就在几天前,我还在为孩子们听故事时的“全神贯注”而沾沾自喜,全然没有顾及到孩子们紧绷的神经。 是啊,带着“任务”听故事,不全神贯注哪行? 可是,这样的全神贯注中,能有多少孩子体会到故事带来的快乐,有多少孩子陶醉其中,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地被故事所感染?恐怕答案并不乐观。 我想,很多孩子都像飞飞一样,不喜欢在听故事之后被提问的。
    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这种情况也是会常常出现的。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够记住点什么,于是不停地提问“小猪看到小狗了吗?”“最后小猫怎么样了?”这样的问话多了,故事便变得索然无味了。 有时让孩子体会到“纯粹”的阅读的乐趣,恐怕比“让孩子记住”来得更加有意义。
          文字的枷锁 
    今天我值班。6:00以后,没来接的孩子统统交给我了。 我捧着一大摞故事书,快步走进大厅:“孩子们,看书哕!” 图画书,是我的最爱。 孩子们飞快地跑过来,一边挑选书,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哦,又看书!”“这次你要看什么?” “嘘”我做了个安静的动作,捧着一本书,自顾地欣赏起来,很陶醉的样子。 “沈老师,讲个故事吧!”“老师,我想听故事!” 今天下午两节美术课,两个小时下来,嗓子真的有些受不了,于是我偷起懒来:“孩子们,老师今天嗓子好疼,自己看好不好?我还想找个小朋友来给我讲故事,怎么样?谁会讲故事?” “老师,我!”“老师,我讲!”听到这话,孩子们跃跃歙试。平时真小看他们了!今后,真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这样的机会。 
   在举手的孩子中间,有一个最小的,是蓝精灵班的刘晏孜。 “晏孜,你来给我讲讲书上的故事吧!”我朝小家伙招招手。晏孜欣然跑过来,拿着她的图画书,羞涩地低着头。我看着书的插画,故作惊奇地间:“啊,好奇怪哟,兔子旁边站着一只乌龟,要干什么呢?”朋友们,猜到了,吗?这是龟兔赛跑。 “小乌龟要请小兔子和小鸟到他家去吃冰淇淋!”我大跌眼镜。 “哇,真的,那可是太好玩了。后来呢?小兔子去了吗?” “小兔子说,不去了,太热了!”晏孜说完,乐呵呵地指着乌龟头上盼汗。 “那小鸟去了吗?”“小鸟也没去,她说,我拍拍翅膀就不热了!” “哈,原来是这样,多有趣儿的故事!后来呢?”我意犹未尽。 “没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家伙已经笑着跑走了。
   我没听够。 “还有谁愿意给老师讲讲他的故事呢?” “老师,我!”小航跑过来。 大班的小全能: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能力都很强。我对他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春天到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黑黑的……”小航指着图画书上的字儿,二个字一个字地念起来。我惊异于小航能认那么多字。可是当我惊喜地抬头看他时,我看不到他目光里的那种渴望,那种享受,那么快乐。我看到的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小蝌蚪终于变成了真正的小青蛙。”故事终于讲完了,小航长吁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是如释重负。
   故事“读”完了,可是,快乐在哪里呢?下面的孩子们听到的只是机械的“字”,他们没有感受到快乐,而小航的“快乐”呢?来源于“故事读完了”。 “小航认识的字真多啊!”我笑着摸摸小航的头。“你的故事讲得真不错,其实,你不用照着书念,会讲得更好,那我们就又能听故事,又能看表演啦!”小航不好意思地笑笑,跑了回去。 一时间,我坐在那里,不知道是应该欣慰还是应当惆怅。
   阅读,是件好事,只是不要让文字成为限制孩子思维的枷锁吧! 对于早期阅读,太多家长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次家长会,我做过一份关于阅读的问卷调查,59位家长中,有42位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理解就是:识字。
    其实-早期阅读和识字完全是两个概念。阅读不必以识字为前提。看带字的书叫阅读,看单纯的图画书也叫阅读。所谓早期阅读,是为了养成孩子对书面语言的兴趣,知道怎么看书,怎么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只要孩子知道了从书中可以得到快乐,那么孩子就拥有了喜欢读书的习惯,我们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对小孩子而言,最好是画面大而且字少的书。在阅读时,可以边指着书上的字边念,让孩子看画面,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家长和孩子一遍遍共同讲述中,让孩子逐步培养对书面语言的兴趣。随着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逐步选择一些字比较多的图画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当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会了识字。等到孩子感到认字真正成为他的需要时,再有意识地教他,那么我们的教育便会事半功倍。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