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绘本馆经营交流群:423656 一键加入全国绘本馆经营交流    官方微信平台搜索:ihuiben
邮箱/卡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最近开通站点:
台州博诤童书聊城布纹熊金鼎店小童书吧总部太原魔奇树亲子图书馆聊城爱上绘本馆
公告免费送绘本馆网上借 | 幼儿园合作模块已经
猜您喜欢:

凯迪克大奖绘本:泥巴人.

书号:9787534292927.

作者:[美] 大卫·威斯尼斯基;[美] 埃里克·基梅尔; [美] 特瑞纳·沙特·海曼;任溶溶/译

适合阅读年龄:4-7岁,7-10岁,10-14

出版社:HarperCollins UK

出版日期:2016-01-01

更多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凯迪克金奖图画书

·美国《出版者周刊》推荐好书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推荐好书。
·美国《科克斯评论》推荐好书
·翻译大师任溶溶翻译作品
·剪纸艺术的超高成就
·极具戏剧感染力的故事
·四川外国语大学傅晓微教授审定推荐
 
内容简介
这本荣获1997年凯迪克金奖的图画书,用极富3D效果的剪纸插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老布拉格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这个关于泥巴人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了正义的力量,让我们对生命、救赎和超自然力量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在光明节的*个晚上,来自奥斯特博的赫舍尔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一个小村庄附近,他又累又饿。尽管这样,他的脚步还是轻快的,因为很快他会进入村庄,那里会有明亮的蜡烛、欢乐的歌声、满满的一盘盘美味土豆饼等着他。
可是等他到了那里,村子里却是又静又黑,连一支光明节的蜡烛也看不见。
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
这是一则关于赫舍尔如何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制服可恶的妖精,并让整个村庄度过了一个平安而快乐的光明节的故事。
作者简介
大卫·威斯尼斯基( David Wisniewski)是一位知名的童书作家和插画家,创作了10多本图画书和儿童文学作品。威斯尼斯基1953年出生于英国, 在林林兄弟和巴纳姆贝利马戏学校学习之后,他去马戏团待了将近3年时间,在那儿,他自己做各种手工,衣服、饰品等等。再后来,他被他未来的妻子,朵娜,聘请到她的玩偶剧院工作。在他和朵娜结婚之后,他们开创了自己影子剧社。就是在他创作戏剧的过程中,他讲故事的技巧和艺术再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他的剪纸艺术,逐渐臻于化境,他的很多作品的插图都是以剪纸黏贴的艺术来呈现,也正是这种罕见的插图艺术,为他赢得了凯迪克金奖的荣誉。
 
埃里克·基梅尔(Eric A. Kimmel)是一位知名的寓言研究专家和童书作家,创作了50多本图画书和儿童文学作品,获得了数不清的奖项,不少作品被选入学校和图书馆的推荐名单。除了凯迪克银奖,还获得过悉尼的泰勒图画书大奖。他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过两次犹太民族图画书大奖的作者。
绘者:特瑞纳·沙特·海曼 (Trina Schart Hyman) (1939-2004年),1939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自小在乡村长大,很小就开始阅读和学习绘画。从4岁开始,她就知道她将成为一个画家。1956年,特瑞纳进入费城博物馆艺术学院学习。1959年,她随丈夫一起搬到了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960年,特瑞娜毕业于波士顿博物馆艺术学院。后来,又进入瑞典皇家艺术学院学习,随后出版了第一本童书《托费和小汽车》。特瑞纳曾为150多本图书创作插图,四次获得凯迪克大奖,两次获得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广东鹤山人,1923年5月19日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1949年后历任上海少儿社编辑部副主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译著有《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著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儿童文学《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1]  等。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宋庆龄樟树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奖项。2012年12月6日,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他们说

 作者帮我们把泥巴人的人性提到了一个高度。让我们关注他的存在,并且把传统故事中那种魔幻式的英雄形象减弱了,从而把历史性和人性的复杂性相结合。而独特的剪纸造型又完美地呈现了整个故事。                                     ——《出版者周刊》

作者用纸张的拼贴和剪裁,加深了这个故事的深度,并且有视觉上3D的效果。在颜色的运用上,作者也别具匠心。有泥土和棕色和灰色,初升太阳的淡紫色,火和太阳西落的橘色,加之对于景深的运用,粘土人的巨大形象完全被体现了出来。    ——《学校图书馆》杂志

作者精彩绝伦的艺术风格完美地呈现出了故事的进展和戏剧性的变化。他用一种略带悲伤的手法把泥巴人的人性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在这个故事里,泥巴人像孩子一样说简单的语句。他有*纯真的愿望,继续活着。看完这个故事,粘土人绝望的面孔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书单杂志》

作为一个剪纸大师和色彩处理大家,作者运用颜色和剪纸造型极度地体现了这个故事的戏剧性,作者用他的剪刀给我们创造一种恐怖而悲伤的气氛。   ——《科克斯评论》

 

作者基梅尔写给中国小读者的信:

 

写给中国小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

我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个关于光明节的故事。我曾经多次到中国旅行。我到过北京、西安和上海。每一次旅行都让我印象深刻。我希望我有机会再次回到中国。

有人或许会问,中国的孩子会想要去了解一个犹太人的故事吗?我会告诉他们,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他们都来自非常古老的文明,几乎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他们伟大的先知们都一直这样说,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我们需要彼此依靠。我们有责任去帮助那些比我们不幸的人,去保护那些比我们弱小而备受欺凌的人。

我的这本《赫舍尔和光明节妖精》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立意的。赫舍尔是来到村庄的陌生人,妖精不是他的问题,他完全可以继续他的旅程而不管这些和他无关的事情。但是村民们需要帮助,赫舍尔也有能力帮助他们。至少,他觉得他有这个责任去帮助村民们。他不为名不为利,而是衷心地认为这是他应该做也值得做的事情。

但赫舍尔很快就意识到,打败可怕而强大的妖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赫舍尔是可以逃跑的,没有人会知道。但是,他留了下来,机智勇敢地对抗妖精之王。为什么?因为他是在做对的事情。赫舍尔知道,战胜邪恶妖怪的*方法就是面对他们。而光明节就是为了庆祝这种以弱胜强的精神。

你们能想起一个类似的中国故事吗?

我希望你们能记住这个关于光明节的故事。当你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愿这个故事所传达的精神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真诚的

埃里克·基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