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绘本馆经营交流群:423656 一键加入全国绘本馆经营交流    官方微信平台搜索:ihuiben
邮箱/卡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最近开通站点:
台州博诤童书聊城布纹熊金鼎店小童书吧总部太原魔奇树亲子图书馆聊城爱上绘本馆
公告免费送绘本馆网上借 | 幼儿园合作模块已经
猜您喜欢:

小书房•世界经典文库--史记故事.

书号:9787560083070-1

作者:(西汉)司马迁 著;乔俊连 改写

适合阅读年龄:10-14,阅读指导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更多
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年左右的历史。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节选了《史记》中广为传颂的一些人物故事,例如卧薪尝胆的勾践、知错就改的廉颇、坚持理想的孔子……选材及改写立足于增长知识,同时力求启迪智慧,教人向善。
  司马迁,这个刻画过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史官,最后却比他书里的任何一个人物都光彩夺目。原因就是他完成了伟大的著作——《史记》。司马迁把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描绘得如此生动,所有的事情好像刚刚发生过一样,让人如读一份记录中国历史的报纸。

编辑推荐

    “小书房·世界经典文库”从世界名著中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作品,邀请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参与改写,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在故事选取、遣词造句、知识拓展等方面进行创新。孩子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其写作技巧、人生视野、品格性情等也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拓展和培育。愿这套书能得到广大小读者的喜爱,成为大家的“小书房”!

他们说

 很适合小学生阅读,选篇精当,读读中国古典名著,受益一生,也为以后学好历史打下基础.

书摘与插图

 部分章节

十二、大将军卫青
    卫青是汉武帝时有名的大将军,他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
    卫青首次出征就率军灭敌数百人,大胜而归。汉武帝非常赏识他,封他为关内侯。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命卫青攻打匈奴。卫青带军从定襄出发,向北行进了几百里,歼灭了几千名匈奴士兵。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首次参战,率军歼火了两千多名敌人,战绩显赫。
    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消灭匈奴军一万多人。苏建和赵信两位将军与匈奴打了一场遭遇战后,汉军死伤惨重。苏建独自一人突出重围逃了回来。而赵信本是匈奴降将,兵败后就又投降了匈奴。
    在苏建逃回来后,卫青就和大家讨论如何处置他。有人建议说:“大将军出塞以来,还没杀过副将。现在正好可以借此显示您的威严!”
    有人则反对说:“苏建用自己的几千名骑兵抵挡匈奴的几万人部队,奋力作战一天多,士兵都死光了他还不投降,而是跑回来自首。如果这样还杀他,不是告诉大家以后打了败仗就不能回来吗?”
    卫青点点头,说:“我卫青深受争恩,此事应向阜上汇报,南阜卜定夺,以表忠心!”大家一致称好。
    于是,卫青就把苏建用囚车送回长安。汉武帝赦免了苏建的死罪,苏建交纳赎金后被贬为平民。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向匈奴发起大举进攻。赵信向匈奴单于建议:“汉军打算穿过沙漠,我们可以先埋伏起来,等到他们人困马乏的时候,再以逸待劳俘虏他们。”于是,单于下令把精锐部队埋伏在沙漠北边。
    卫青大军向北行进了一千多里,穿越大沙漠,正好遇上了严阵以待的匈奴军。卫青临危不惧,下令铁甲兵车全部出列,围成一个坚固的阵地。卫青又派出五千骑兵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匈奴出动一万多名骑兵迎战。双方展开激战,情况非常惨烈。
    黄昏时分,狂风骤起,尘土滚滚,沙砾扑面,天地间顿时一片黑暗,双方军队都看不清战场的形势。卫青当机立断,火速派出两支军队,包围单于的大营。单于见汉军如此勇猛,以为汉军必定人数众多,便无心恋战,慌忙跨上战马,在几队精骑的保护下奋力突围,向西北方向飞一样地逃跑了。匈奴兵失去首领,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四散逃命。卫青便带领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出二百多里,虽没有发现单于的踪迹,却斩杀并俘虏匈奴官兵一万九千多人。
    卫青大军又继续前进到真颜山赵信城,剿获了匈奴屯积的粮草,补充军用。他们存赵信城停留了一天.然后烧毁剩余的粮食,胜利班师回朝。
    而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经过激战,俘获了匈奴的三个小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消灭了七万多匈奴人。
    经过这次战役,汉军彻底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了。

 

十三、辞赋家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成都人,汉代有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因为仰慕蔺相如的为人,所以自己改名为“相如”。
    司马相如自幼好读书、击剑,很早就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可司马相如对做官不感兴趣,只喜欢写文章辞赋。而汉景帝又对文章辞赋很反感,所以司马相如总有怀才不遇的感觉。
    有一次,梁孝王进京觐见皇帝,司马相如见梁孝王身边有很多口才极好的人,就辞官投奔了梁孝王。可是没多久,梁孝王就去世了,司马相如只好回到老家。后来由于家道中落,司马相如的生活异常艰难。
    司马相如有个在临邛做县令的朋友王吉。王吉把司马相如接到家中,而目的其实是想借司马相如的盛名抬高自己的身价。司马相如知道后心中不快,但表面上还是跟王吉相处融洽。
    临邛县有一户富裕人家,主人叫卓王孙。卓王孙听说了司马相如的赫赫名声,就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司马相如本来不想去,但是卓王孙再三去请,王吉也劝说他去。司马相如见推脱不掉,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酒足饭饱之后,王吉搬出了一张古琴,对司马相如说:“听说长卿兄喜欢弹琴,今天不妨弹几首,让我们也欣赏一下!”
    司马相如很看不起这些附庸风雅的人,但还是随手弹了两曲。因为他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天生丽质、才华出众,对琴瑟相当内行,便心生爱慕。这次他就是冲着卓文君来的,弹琴是想试一下卓文君是否对他有意。
    而寡居在家的卓文君也对司马相如仰慕已久。当司马相如在客厅饮酒时,卓文君就躲在门后偷偷观察。她听出了司马相如曲子中的弦外之音,不由心头一动。
    宴会结束后,司马相如通过卓文君身边的佣人,向她表达了爱慕之情。卓文君又惊又喜,担心父亲不同意这门婚事,就趁着夜色逃出家门,与司马相如私奔了。
    卓王孙听说女儿跟司马相如私奔后,大发雷霆,“不孝女!我不忍心杀她,但我发誓以后不会给她一分钱。”
    司马相如带着卓文君回到成都老家,日子过得很艰苦。卓文君提议说:“不如我们去临邛开家酒馆,也好赚点钱养家糊口。”于是,两人回到临邛,夫妻二人大大方方地开起了酒馆。
    卓王孙听说这件事后,觉得很没面子,亲戚们也劝他接济一下司马相如。于是,卓王孙只得把原本准备的嫁妆给了卓文君,还分给~:人‘百万钱和  百名家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便回到成都老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有一天,汉武帝看了汉景帝在位时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之后,大加赞赏。当时汉武帝身边的杨得意就说:“臣听说这篇赋是司马相如写的,他正好是臣的老乡。”
    汉武帝非常高兴,立即派人召司马相如进京。经过多年观察,汉武帝发现司马相如确实很有才华,就任命他为中郎将,让他出使西夷,去说服少数民族归顺汉朝。
    司马相如到达蜀郡时,蜀郡太守等很多官员在边界上迎接。县令亲自背着弓箭在前面领路,蜀郡的人无不感到骄傲自豪。卓王孙不由得感慨万千,后悔当初没有早点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