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呼啦啦,画画啦
书号:9787549564033
作者:〔韩〕文胜妍/著〔韩〕苏西·李/ 绘,徐丽红/译
适合阅读年龄:0-2岁,2-4岁,4-7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3
- 内容简介
★《动物园》作者苏西·李又一力作,是一部给大人另类思考,伴孩子创意飞舞,和孩子一起创作故事
的经典图画书。
★清浅的文字里有孩子看待世界的动人想象,那些肆无忌惮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在共鸣中捧腹大笑。
★孩子的信手涂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温暖、充满爱意的故事,让家长零距离亲近孩子的世界,倾听孩
子成长的心声。
★体现了对孩子游戏和幻想世界不遗余力的探索、描摹和歌颂,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放手,让孩子做好
自己。- 编辑推荐
《呼啦啦,画画啦!》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
姐弟俩小珍和小勋正在屋内玩耍,妈妈喊他们去洗澡,可他们只顾着玩,根本不想洗澡。突然,小勋找出了好多瓶往脸上涂抹的颜料,于是,姐弟俩跑到镜子前,小珍用紫色的颜料在自己脸上画了小猫的胡须,并画了猫尾巴;小勋蘸着红色颜料把自己画得像印第安酋长;他们越玩越起兴,干脆脱光了衣服来画,颜料画满脸蛋,画满身体,上天入地……就这样乱涂乱画,他们把身体上下都搞得脏兮兮的。后来他们跑进浴室洗澡,看见妈妈身上太干净,便在妈妈身上乱画起来,而面对两个“小脏鬼儿”,妈妈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让孩子尽情地去快乐。唰唰唰,身体上花花绿绿的颜料都被冲掉了。小珍和小勋蹦蹦跳跳,打起了水仗。
《呼啦啦,画画啦!》通过主人公的信手涂鸦,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温暖、充满爱意的故事,体现了对孩子游戏和幻想世界不遗余力的探索、描摹和歌颂,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放手,让孩子做好自己。- 书摘与插图
寻常,不寻常
胡意慧/学前教育工作者
孩子们都屏着气,脸上凝着一丝笑容,直到翻过封底才长吁一口气。这是他们面对“跌宕起伏”的书常有的状态。“好玩!”“太有意思了!”他们嚷嚷着,给出如下这些“专业”的评论。
你喜欢书里什么地方?光屁股!装扮!蓝色!各种各样的世界!星星月亮!动物!海岛!打水仗!我也喜欢画画,画在身上!
这本书给你什么感觉?彩色的!好笑的!奇异的!美丽的!惊讶!五彩缤纷的!闹闹的!是在做梦吧!
一旁的老师随口说:“如果让你们也在家里这样玩一次……”“哇——”那一双双五六岁的眼睛竟然都流露出强烈而认真的向往,让讲故事的我笑了起来。
看一本只会微笑的书,和孩子分享却总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而且笑很久。因为,他们所认为的不寻常之处总比我在书里发现的多,他们沉浸其中的状态也总让我觉得自己还不够懂这本书。是啊,孩子的世界,有谁比他们自己懂得更多呢。
《呼啦啦,画画啦!》是发生在生活中一个最寻常时刻的故事——“妈妈去准备洗澡水了。妈妈一叫,你们就过来啊。”每个家庭都会听到这样的话吧。洗澡前,或许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不仅十分寻常,而且非常短暂。但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寻常的环境、寻常的物品、寻常的两个孩子怎么就变得不寻常起来了呢?
是因为一盒颜料吗?好像是的,那是一盒可以在脸上画画的颜料。光是把颜料画在身体上这一点听起来就足够诱人了,更何况最后两个孩子光着身子,把颜料画满身、溅满地!对孩子来说,无聊不可忍受、规矩最好打破,而清洁有什么要紧,只要他们过瘾——在书里的两个孩子和听故事的孩子们脸上,我都看到了这种过瘾。
那么这些不寻常只是因为一盒颜料吗?恐怕不是的,颜料没有那么大的魔力。你看,尺子和发箍组合成了印第安酋长的饰品,条纹围巾变成了小猫的尾巴,浑然天成;泼在地上的颜料蔓延成了汪洋大海,地上的小纸船瞬间变得巨大而牢固,肚子上的月亮星星和墙上画中的天空重叠了起来,天地变了、世界换了;书中涂鸦的鲸鱼用它的巨尾掀起大浪,一直在玩具柜里观望的猩猩和鳄鱼、软塌塌地躺在地上的蛇和狮子终于在那个斑斓的海岛复活,露出笑容;而勇敢的印第安酋长和小猫,在那一个跨页淋漓狂欢。
等一下!那种得意、忘我、投入和畅快的神情为什么我那样熟悉?在哪里看到过呢?那不就是平日里孩子们在滑滑梯跑上跑下、大声嚷嚷假装自己是救火队员的时候,就是坐在角落的两个男孩在一小片纸上画着飞机炮弹“打”得不可开交、满脸通红的时候,就是小女孩在妈妈的化妆台前翻出所有的“宝贝”挂在身上、披着一条浴巾做新娘的时候……就是和那些我身边活蹦乱跳的孩子们脸上的神情一模一样啊!
那么,是存于普天下每个孩子身心之中的游戏与幻想,把平凡的日日夜夜中的那些寻常时刻变成了瑰丽珍奇的“不寻常”吗?我们早该认识到这样的“魔法”啊。
月光下丛林中飞跃的姐弟俩在妈妈宣布“洗澡啦”的一瞬,突然“魔法失灵”。读者这才看到,两人竟一个脚踩桌子、一个手拎衣柜中的大衣,而“丛林”还原成衣柜中的衣物,混乱的四周恐怕要让每一个妈妈都忍不住皱眉。此时,我想小读者一定会有些许紧张,直到跟随书中的孩子看到笑眯眯的妈妈的那一刻,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妈妈和孩子一起玩起了颜料,“魔法”继续点燃着寻常生活,让它生出色彩。
说到这一幕,本书与画家苏西·李之后创作的无字书《影子》还有一处渊源。在《影子》尾声,妈妈喊“吃晚饭了!”瞬间的紧张情绪把女孩从幻想拉回现实。画面上原先幻想的部分消失了,虚化的真实背景和物品重新出现。作者在创作笔记中写道,这一幕的灵感恰来自本书妈妈喊“洗澡啦”的一幕。
尽管两本书对成人形象的处理不同:《影子》更像是孩子的秘密游戏,而在这本书里,成人不但接纳,更是参与孩子的游戏。但两书的主题是一致的,包括苏西·李的其他作品,如《动物园》和《海浪》,我们都能看到她对孩子的游戏和幻想世界不遗余力的探索、描摹和歌颂。
无论作为教育工作者、母亲,亦或是童心未泯的成人,每次看到这样的图画书,总是在内心充满了呼应与感激。它们不也正在鼓励和教会我们,在寻常中发现和懂得不寻常,看见孩子心中的那个世界吗?(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