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小女孩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宠物狗弗雷德成了她的寄托和心理安慰。无论她去爸爸家还是妈妈家,弗雷德都陪在小女孩身旁。可是,弗雷德既喜欢偷爸爸的袜子,又爱在妈妈家淘气。小女孩子怎样才能让爸爸妈妈接受弗雷德,永远和小女孩子在一起呢?
- 编辑推荐
女孩慧心
徐榕
有个女孩名叫慧心。
秋天,树叶落寞飘零的时候,原本完整的家离散了,慧心“有的时候和妈妈住”,“有的时候和爸爸住”。面对这样的境遇,她无辜又无奈。“究竟什么是永远?”她感到疑惑。
——世事总在变化中。事与愿违,不可预测和抗拒,打破生活常规和内心秩序,这样重大的变故是“负性生活事件”。
随时世变通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平衡。慧心微笑地往来于同时属于自己的“两个房间”,还找到了转移情绪和让自己愉悦的方法,比如读书,比如把秋千荡得很高。
——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努力克服困难,有效应对挑战,提升自信,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自我效能”。
小狗弗雷德殷勤地伴随着慧心,心甘情愿“睡在地板上”,不在乎“等待面包屑”,“一起散步,一起聊天”,“我开心时,弗雷德也开心;我难过时,弗雷德会默默地陪着我”,而且“我依然上同样的学校,有同样的朋友”。总有一些东西没有改变,它们显得更加重要。
——倾听、慰藉、关爱、尊重和帮助,所有的外部援助组成了“支持系统”。
书中没有出现慧心父母的脸,不过可以想象,他们的脸一定是温和、从容的。他们以理性的姿态修复共同的创伤,紧密维系、愉快享受并且倍加珍惜亲子感情,为孩子准备“舒适的床”或者“整齐的床”,和孩子一起“吃匹萨”或者“吃花生三明治”,陪孩子“去公园”或者“去湖边”。亲子间遇到矛盾冲突,他们采取了不约而同的方式,“妈妈和我想了一个办法”,“爸爸和我想了一个办法”。不抛弃不放弃,这样的态度和信念,伴随孩子走过艰难的开始,以及将来很长很远的路。
——为孩子示范积极的应对方式,帮助孩子发展“心理弹性”,是父母的责任。“心理弹性”包括自信、适应不利环境的能力和承受压力、寻求支持、自我恢复的本领。给孩子一颗“慧心”,就是“价值观教育”。
所以,如果说存在永远,那么变化是永远的,亲情是永远的,内心的自觉和能动是永远的,也许这才是“我们永远在一起”的真正含义。
与文字的叙述风格一样,图画也是举重若轻。水彩浓淡适宜,轻盈明快,画面简单,用色单纯,点点片片的红色在褐与黄的色调渐变中“跳动”,如同卸下负荷后的心境;人- 他们说
作者简介
媒体评论-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