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绘本馆经营交流群:423656 一键加入全国绘本馆经营交流    官方微信平台搜索:ihuiben
邮箱/卡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最近开通站点:
台州博诤童书聊城布纹熊金鼎店小童书吧总部太原魔奇树亲子图书馆聊城爱上绘本馆
公告免费送绘本馆网上借 | 幼儿园合作模块已经
猜您喜欢:

宝宝聪明就这样简单2 亲子游戏篇

书号:9787539948874

作者:左刀刀 著

适合阅读年龄:阅读指导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更多
内容简介

 全球首部八大智能教育法具体实践说明书

    整个儿童时期,就是一场最有趣的游戏
    最易上手的手边科学  语言+逻辑的交叉培养
    刀刀妈妈毫无保留的亲子记录,教你开启宝宝的潜力之门
    天涯亲子+腾讯儿童频道+《时尚育儿》+《父母必读》+《妈咪宝贝》五大权威媒体强势推荐
   
    在儿童时期,游戏就是正式的作业。整个儿童生活,也不过就是游戏。
    ——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
   游戏,是孩子认知世界、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在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会投入全部的热情,调动身体的所有潜能,在简单的玩中,孩子学会了观察、思考和操作,获得了知识、爱和成长的力量。
   逼孩子上兴趣班,不如陪孩子做游戏。饼干、手绢、洗涤灵、拼图、石头……身边的小物件,都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好工具:
    ○小饼干配配对——单双数及加减法认知;
    ○我爱吹泡泡——身边处处是科学;
    ○文字接龙——语言和逻辑我最棒;
    ○快乐涂鸦——情绪管理很容易;
    ○宝宝最爱猜猜看——推理好好玩;
    ……
       

内容推荐

 亲子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既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发育,又可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它也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一种重要的传达方式。本书是一本集智慧、知识、思维、运动、娱乐为一体的亲子游戏书,强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互动,玩和学相辅相成,在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开拓思维、丰富知识、增强理解力,轻松提升孩子的八项智能。本书除了好玩的思维游戏,还有许多有趣的动手游戏、科学实验游戏、生活窍门游戏、语言游戏等等,实践部分还会介绍孩子成长背景知识和推荐合适的游戏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使用家中现有物品和场地,你没必要花大钱购买昂贵的玩具,家中常用的物品就能使宝宝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全书每一节内容中,除了介绍各种游戏的详细玩法,更有关于宝宝在此种培养下心路成长的点滴分析,以及父母在各种敏感期出现时的应对方法。所有这些都经作者亲自实践与总结,方便操作,很好上手。可以让大人与宝宝一起度过愉快且有益的亲子时光。

作者简介

左刀刀,女。新浪网百万人气博主,专栏作家,专业育儿网站驻站作家,儿童心理学研究者,畅销书作家。作品《功夫猫》《我的牛猫加菲》以漫画形式在法国成套出版,开辟了无厘头宠物文学先锋。成为妈妈后专注于育儿早教,潜心研究儿童心理学。她将自己的育儿笔记和加德纳八大智能理论相结合,完成了一套简易实用的儿童潜能培养手册。《宝宝聪明就这样简单2亲子教育中的八大智能开发》系列图书分为涂鸦篇、动植物篇、读经篇、亲子游戏篇。

目录
序言:和我们的孩子谈心
第一章 ——有趣的数字
1.住在数字中的故事——理解数字顺序并知道大小
2.逐层进化的归类游戏——数学智能在启动
3.切切看——几等份和对称
4.小饼干牙签发挥大作用——单双数的认知与10十以内加减法
5.超市里的数字——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二章—— 最好上手的身边科学 
1.水的循环——科学游戏里的智能培养
2.磁力棒的奥妙——磁铁玩具中学到的里所含的营养
3.孔明灯引发的冷热讨论——认识看不见的空气
4.我爱我爱吹泡泡——洗涤剂的学问
5.家里的彩虹桥——神奇的光线
6.会跳舞的彩色气泡——色彩的新应用颜色——让涂鸦更轻松
第三章—— 逻辑智能的培养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左刀刀的教育方法是很好的和很值得我们借鉴的。说实话,比起作者的教育细节,我更看重左刀刀对做人处事和教育方面的科学理念。只有观念正确了才能够做对,观念不正确就一定做不对。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父母本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正所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很可以在大谈教育之前先考究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就像左刀刀那样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始终抱着做学生的态度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从这一套书中我学到了很多。
——史家妈妈 
有些东西是天生的,但更多的是靠后天培养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给孩子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路需要孩子自个儿走,但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可以作为为孩子点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的人。看着作者带着自己的孩子一点一滴的认识世界、学习各种知识,觉得作者真的是一位很难得、很伟大的母亲。真的很佩服左刀刀的教育方法,教育是一种学问,但是左刀刀能将这种教育做得有趣有味的。
——可儿的MM 
         从刀刀的书中,我觉得学到最有用的一点,那就是任何与孩子有关的教育,绝对不能强迫孩子进行。如果家长过于急功近利,不能做到顺其自然地让孩子学习东西,那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有趣的数字
   数学逻辑智能可再细分为三个层次的智能,包括数学智能、科学智能及逻辑思考智能。数学智能即是与数字的计算与处理的能力。科学智能是经学习而获得的科学概念,例如热胀冷缩、地心引力等科学知识。逻辑思考智能即是探究事物的本质或因果关系的能力,例如分析、,观察和推论。这三个层次中的每一层都以多种游戏来引领宝宝接触与认识事物。其中需要父母注意的是须请依据宝宝的接受能力设定游戏难度,不要贪多求快,挫伤宝宝的学习兴趣。
    1.住在数字中的故事——理解数字顺序并知道大小
   我经常在论坛上看到有父母发求助帖,询问如何教孩子认识数字。其实,如果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无意地进行数字的渗透,和孩子玩各种与和数字相关的游戏,那么到了三岁左右,孩子在识数上就不成问题了。
   听、说、读、写,这是语言学习的正常步骤,这些步骤对幼儿数字的认知也同样适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字痕迹,只要善于把握和利用,宝宝很容易就会识数。
    听听说说,有趣的数字
    就像教母语一样,最初我只是带着女儿小萱听数字:
   (1)上下楼的时候一起数楼梯,这从她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了。,每天出门散步的时候,只要有阶梯,都会带着她数:,1、2、3、4、5,到一岁半时;,英文数字也开始教给她了:,one、two、three、four、five……
   (2)我们念说有关数字的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在家,打只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3)也念说有关数字的唐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通过这些方法,小萱渐渐地可以从1一数到10十,再然后,她可以数到20,然后举一反三将30、40这样的两位数都会数了。接下来,我开始让她逐渐将心中的数字与实体对应。比如数手指: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成毛毛虫;(手握拳,伸出食指做毛毛虫爬动状。)
   两根手指头,两根手指头,变变变成小白兔;(食指和中指伸出,做出小白兔立着耳朵蹦蹦跳跳的样子。)
    三根手指头,三根手指头,变变变成小花猫;(这次把无名指也加入,比出小猫胡子来。)
   四根手指头,四根手指头,变变变成螃蟹走;(两手掌根靠拢,各伸出四根手指,做出螃蟹横着爬动的样子。)
    五根手指头,五根手指头,变变变成老鹰飞。(这一动作就是小时候玩手影时老鹰的样子。)
   整首个儿歌的表演可以参照《小小智慧树》里教授的方法,其实妈妈们自己也完全能够想得出来。
    OK,现在我们要了解数字的大小喽。
    我利用上下楼的时候带着小萱找楼层,:“我们到三楼啦,三楼的上面是?”
    “四楼!”小萱用坚定的语气宣布。
    “那我们的楼下是?”
    “二楼。”她又答。
    “对的!可为什么最下面的叫做一楼呢?为什么不是最上面那一层叫做一楼?”
    小萱被问住了,于是而我替她来回答她:“因为一最小,最小的排在最下面。”
    将数字延伸到现实
    为了加深孩子对数字的印象,在小萱一岁半到两岁的时期,我们经常玩运豆子的游戏:
    材料:10颗芸豆之类的大豆子,或用彩色珠子代替也可以;小勺一把;小碗两只。
   过程:一只碗内装10颗豆子,用小勺逐颗盛起放入另一只碗中,同时数数,:“一颗、两颗、三颗……”
   后期我会铺一张大白纸,将10十以内各种数量的豆子都分别摆在上面,这样看起来谁多谁少就更清晰。手边没有豆子的时候我就拿出用扑克牌来指给小萱看。数字对应的数量多少很快就可以被孩子理解了。
    数字数字画出来
   孩子在会背会读数字之后,自然有时会产生动手写写的欲望。但父母此时若当真教孩子一笔一画地写字,可能反而会伤害他们的积极性——小孩子动手拿笔本身就是件很困难的事,再加上父母加诸的种种要求,他们自然会放弃尝试。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将数字转换成具体的形象再让孩子来画出来,他们就却会兴奋地全盘接受呢!。
   1,什么1?铅笔1;2,什么2?鸭子2;3,什么3?蝴蝶3;4,什么4,帆船4;5,什么5?钩钩5;6,什么6?哨子6;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镜8;9,什么9?气球9;10,什么10?一根棍子打棒球!
   小萱在三岁半的时候,忽然要求学写字,我就用上面的方法和她玩了半个小时,孩子成功上手。当然不太好看,但辨认出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此这之后,我们也尝试用数字画画,将各种数字藏在图案中组成美丽的图画,拿去同家人或其他小朋友玩图画捉迷藏。大家都非常喜超级爱这种玩法,一来熟悉了数字的笔画和特点,二来还为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在小萱很小的时候,我们外出时,我会和她说很多话,其中包括读车牌、,看路标、,查电话号码,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数字的概念灌输到孩子的大脑中,长期地输入积累下来,有一天孩子自己忽然就自己开始进行输出。这是一个自然流淌的过程,因为不存在强制和刻意的教学,孩子掌握起来非常轻松,并且愿意进一步深入。
   所以有时候听到看见其他父母崩溃地说起到自己家的孩子认数的事情时,说孩子如何不肯学、如何教不会,我都很想安慰他们不要着急——立刻开始着手为孩子识数做些准备工作,陪宝宝一起玩各种有关数字的各种游戏,这样比不经过任何铺垫一上来就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成人普遍都有推脱责任的念头,身边出了问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事儿绝对不赖我。”我有一次去朋友家,她五5岁半的儿子闹闹当时正在被爸爸逼着学写1到5,孩子坐不住,眼跟心都没在纸上,于是大人的火脾气很快就上来了。不到半个小时不到,闹闹已经被打哭了两次。朋友看着这一切,无奈地对我说:“幼儿园老师上周打来电话,说闹闹特别好动,学习的时候总捣乱,上课的时候他从来都不肯好好学。”她看了一眼那正在较劲的父子俩,叹了口气下断言道,:“这孩子根本不是学习的料。”
   我问她平时是否会带孩子读故事书或者听音乐,朋友惊讶地说:“你看我哪有那时间!再说这么大的孩子不是应该好好地玩吗?一想到上了小学就不能再自由自在的,所以我每天都让闹闹尽情地玩!”
    ……
   学和玩并不是两码事,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学和玩它们在许多时候都混为一体无法分割。孩子本来就是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探索这个世界,在嬉戏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很多父母认为,学习就是老老实实坐下来读书认字,玩耍就是撒了缰绳任由孩子尽情玩兴,这种想法需要纠正。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孩子的“玩”,也可以勾勒孩子的“学”,只需稍微动动心思,就能让游戏和学习有趣又有益,让我们的孩子从中得到多重培养。
   所以,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宝宝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不配合、多动、专注力缺失的情况时,请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孩子所学的内容对其来说是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是完全是陌生的?
    (2)引导者的语气、态度和讲述方式是否生硬?
    (3)是否强迫听讲和威胁责罚?
    (4)讲述的内容中没有孩子感的兴趣的所在。
   带孩子玩是一件非常磨人性子的事。在小萱一岁半的时候,我开始为她读书。为了让小萱能够完整地听下一个故事,我买了N多套绘本。这一本不听?OK,换下一本,还不听?OK,我还有新书。就这样一本本地试下来,终于在《小老鼠忙碌的一天》中找到了突破口,慢慢地,她对听故事有兴趣了,于是我一本本地挑她感兴趣的故事读给她听。这样讲到现在,她已经知道书中藏着太多有趣的东西,每天早晚都主动纠缠着我读给她听,甚至她自己都可以连猜蒙带认地的读下几本来——识字就这么顺顺当当地开始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个性和特点,父母在实施早教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内容认真地考虑进去,根据孩子的兴趣来设计游戏内容,等孩子投入其中时,扩展他们的兴趣面,同时注意培养孩子主动思考和探索的习惯,最后达到我们设定的教育目标。这一系列做法会让知识的传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授与学的双方都开开心心,亲子时光无比充满美好。
   
   也许你会说工作繁重,分身乏术,好不容易下班回家面对孩子还要付出这么多的精力,简直是难为人。但是请记住,孩子是你自愿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好好引导与教育他是你的责任和义务。何况孩子全身心依赖我们的时间就是这短短的几年时光,为什么要舍弃这种幸福呢?好好地陪他们玩耍、,给他们领路,这对孩子的未来和我们日后的幸福都至关重要。
    打起精神来,拉起上孩子伸向你的小手,现在就开始吧!
   
    2.逐层进化的归类游戏——数学智能在启动
   
   这是一组从两岁可以玩到四岁以上的数学游戏。小萱从两岁开始,就和我一起玩这个游戏,她对数学的了解和喜爱就是从这些游戏中逐渐开始的。我将这个过程总结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难度逐层递增,同时也很好操作。
    找同类
   起初可以以非常简单的形式来体现,例如:准备两个正方体和三个球体,一个正方体给宝宝拿好,另一个混在球体中放在桌面上,提问:“请你找找看,桌面上的哪一个物体,和你手中拿着的一样?”
   又如:可以在一张纸上画两个同样大小的方框,其中一个方框中画上一个三角形,另一个方框里画入三角形和正方形,提问:“请看看这个小三角形的同伴在哪里?把它找出来。”
   同样的概念也可以用“找不同”的方式途径来让宝宝感觉,比如在一张纸上画出几个相同图案和一个不同图案,请宝宝分辨出来。这对他们的数学智能和图像记忆的提高都有帮助。
    当宝宝逐渐长大,游戏难度也要提高,这时可以尝试下面几种:
    (1)把许多看似相同的图案混在一起,让孩子分辨出来哪些图案是完全一样的。
    (2)对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进行区分;
    (3)对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进行区分;
    (4)将冬天的衣物、夏天的衣物混在一起让孩子分类;
    (5)将水果和蔬菜混在一起让孩子进行区分归类。
   前三种游戏能大大强化孩子的眼力,将来再玩拼图就会非常快,他们能迅速根据图形的形状找到对应的拼图位置。这种游戏使孩子的空间记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后两种游戏能加强孩子对时空和物种概念的了解。

     ……

书摘与插画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