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龄
主题
大奖绘本
大师绘本
按出版社分
-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菩提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把读者的心灯点燃。使那些命运多舛、意志消沉、心浮气躁的人们重新充满希望和信心。文章内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练优美,风格清新隽永。追求超凡脱俗、淡泊清净,充满着禅境的喜悦,引领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主编等职。二十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与佛法结缘,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五十二岁完成《林泉》、《清欢》和《玄想》,被选为台湾中学生优秀读物。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风靡整个华人世界,被誉为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华语散文大师。目录
精彩书摘
报岁兰
花市摆出了一长排的报岁兰。一小部分正在盛开,大部分是结着花苞,等待年风一吹,同时开放。
报岁兰有一种极特别的香气。那香轻轻细细的,但能在空气中流荡很久,所以在乡下有一个比较土的名字“香水兰”。因为它总是在过年的时候开,又叫作“年兰”。在乡下,“年兰”和“年柑”一样,是家家都有的。
童年时代,每到过年,我们祖宅的大厅里,总会摆几盆报岁兰和水仙。浅黄浅红的报岁兰和鲜嫩鲜白的水仙,一旦贴上红色对联,就成为一个色彩丰富的年景了。
乡下四合院,正厅就是祖厅,日日都要焚烧香烛。檀香的气息和报岁兰、水仙的香味混合着,就成为一种格外馨香的味道,让人沉醉。我如今想起祖厅,仿佛马上就闻到那个味道,鲜新如昔。
我们家的报岁兰和水仙花都是父亲亲手培植的。父亲虽是乡下平凡的农夫,但他对种植作物似乎有特殊的天生才能,只要是他想种的作物很少长不成功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家的农田经营非常多元,他种了稻子、甘蔗、香蕉、竹子、槟榔、椰子、莲雾、橘子、柠檬、番薯,乃至于青菜。中年以后,他还开辟了一个占地达四百甲的林场,对于作物的习性可以说了如指掌。
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不知从哪里知道了种花可以赚钱,在我们家的后院开建了一个广大的花园,努力地培育两种花:一种是兰花,一种是玫瑰花。那时父亲对花卉的热爱到了着迷的程度,经常看花卉的书籍到深夜,自己研究花的配种,有一年他种出了一种“黑色玫瑰”,兴奋非常。那玫瑰虽不是纯黑色,但它如深紫色的绒布,接近于黑的程度。
对于兰花,他的心得更多。我们家种兰花的竹架占地两百多坪,一盆盆兰花吊在竹架上。父亲每天下田前和下田以后都待在他的兰花园里。田地收成后的余暇,他就带着一把小铲子独自到深山去,找寻那些野生的兰花,偶有收获,总是欢喜若狂。
在爱花种花方面,我们兄弟都深受父亲的影响,是由于幼年开始就常随父亲在花园中整理花圃的缘故。但是在记忆里,父亲从未因种花而得到什么利润,倒是把兰花的幼根时常送给朋友,或者用野生兰花和朋友交换品种。我们家的报岁兰就是朋友和他交换得来的。
父亲生前最喜欢的兰花有三种:一是报岁兰,一是素心兰,一是羊角兰。他种了不少名贵的兰花,为何独爱这三种兰花呢?记得有一次他对我说:“有很多兰花很鲜艳很美,可是看久了就俗气;有一些兰花是因为少而名贵,其实没什么特色;像报岁、素心、羊角虽然颜色单纯,算是普通的兰花,可是它朴素,带一点喜气,是兰花里面最亲切的。”父亲的意思仿佛是说:朴素、喜乐、亲切是人生里最可贵的特质。这些特质也是他在人生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色。
我对报岁兰的喜爱就是那时种下的。
父亲种花的动机原是为增加收入,后来却成为他最重要的消遣。父亲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只是喜欢喝茶、种花、养狗。这三种嗜好一直维持到晚年。他住院的前几天还是照常去公园喝老人茶,到花圃去巡视。
中学的时候,我们家搬到新家。新家是在热闹的街上。既没有前庭,也没有后院,父亲却在四楼顶楼搭了竹架,继续种花。我最记得搬家的那几天,父亲不让工人动他的花,他亲自把花放在两轮板车上,一趟一趟拉到新家,因为他担心工人一个不小心,会把他钟爱的花折坏了。
搬家以后,父亲的生活步调并没有改变,他还是每天骑他的老爷脚踏车到田里去。每天晨昏则在屋顶平台上整理他的花圃。虽然阳台缺少地气,父亲的花卉还是种得非常的美,尤其是报岁兰,一年一年地开。
报岁兰要开的那一段时间,差不多是学校里放寒假的时候。我从小就在外求学,只是寒暑假才有时间回乡陪伴父亲。报岁兰要开的那一段日子,我几乎早晚都陪父亲整理花园。有时父子忙了半天也没说什么话,父亲会突然冒出一句:“唉!报岁兰又要开了,时间真是快呀!”父亲是生性乐观的人,他极少在谈话里用感叹号,所以我每听到这里就感慨极深,好像触动了时间的某一个枢纽,使人对成长感到一种警觉。
报岁兰真是准时的一种花,好像不过年它就不开,而它一开就是一年已经过去了。新年过不久,报岁兰又在时间中凋落。这样的花,它的生命好像只有一个特定的任务,就是告诉你:“年到了,时间真是快呀!”从人的一生中,无常还不是那么迫人的,可是像报岁兰,一年的开放就是一个鲜明的无常。虽然它带着朴素的颜色、喜乐的气息、亲切的花香同时来到,在过完新年的时候,还是掩不住它的惆怅。
就像父亲,他的音容笑貌时时从我的心里映现出来。我在远方想起他的时候,这种映现一如他生前的样子,可是他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我知道,我忆念的父亲的容颜虽然相同,其实忆念的本身已经不同了,就如同老的报岁兰凋谢,新的开起,样子、香味、颜色没什么不同,其实中间已经过了整整的一年。
偶然路过花市,看到报岁兰,想到父亲种植的报岁兰。今年那些兰花一样地开,还是要摆在贴了红色春联的祖厅。唯一不同的是祖厅的神案上多了父亲的牌位,墙上多了父亲的遗照。我们失去了最敬爱的父亲。这样想时,报岁兰的颜色与香味中带着一种悲切的气息:唉!报岁兰又开了,时间真是快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