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龄
主题
大奖绘本
大师绘本
按出版社分
-
-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珍贵的启示:科学家失误谈(典藏版) [平装]
书号:9787535353740
作者:李亚东 (作者)
适合阅读年龄:7-10岁,10-14
出版社:湖北少儿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 内容简介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珍贵的启示:科学家失误谈(典藏版)》荣获中南五省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5年荣获中国首届青年图书奖;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媒体推荐
它“别出心裁地专门收集评述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在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为什么也会有这样或那样失误的原因与后果”,“这对读者治学、立业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启示”,书中“有人物,有情节,有分析,读来既轻松又很受教益”,“是一本普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成功之作”。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秘书长 章道义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本《珍贵的启示》,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镜子,因而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光明日报》原科技部主任 著名科普作家 朱志尧作者简介
李亚东,1952年10月生于河南省沈丘县。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河南日报》做编辑、记者工作。现供职于河南省周口日报社,任《周口晚报》总编辑、高级编辑。
1970年以来,发表新闻、文艺、论文、科普作品千余篇。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少林寺演义》、《人祖伏羲》、《炎黄二帝》、《老子》等十余部;科普著作《科学的足迹》、《血液一家》、《地球的昨天》、《地球的今天》、《地球的明天》等十余部;六集电视连续剧《银行劫案》。作品曾多次荣获全国大奖。目录
总序
第一章 世界观错误造成的失误
导言
毕达哥拉斯的悲剧
柏拉图的失误
托勒密的地心说
盖伦的看不见小孔
笛卡儿的上帝
牛顿的堕落
林耐的物种不变说
康德的教训
居维叶的“灾变说”
克鲁克斯的悲剧
第二章 思想僵化造成的失误
导言
亚里士多德的反对
道尔顿的原子不可分
贝采利乌斯的嘲笑
赖尔的失误
威廉·汤姆逊的满足
门捷列夫的黑点
洛伦兹的哀叹
普朗克的苦恼
卢瑟福的预言
爱因斯坦的否定
第三章 时代局限造成的失误
导言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不可分
吉尔伯特与磁学
哥白尼的尾巴
牛顿的光微粒说
惠更斯的光波动说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哈雷与地球年龄
法拉第的失误
达尔文的美中不足
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
第四章 出发点错误造成的失误
导言
哈维的失误
布拉克与“热质说”
斯巴兰让尼的自相矛盾
卡文迪许错失发现权
舍勒两次丢珍宝
普利斯特列两次失良机
须外卡尔特的失误
卡诺的遗憾
杜马的“类型论”
麦克斯韦的“以太”介质
第五章 知识片面造成的失误
导言
第谷的悲哀
列文虎克的快乐
胡克的遗憾
罗蒙诺索夫没能推翻燃素说
伏打丢掉电来源发现
伽伐尼的失误
法布尔大吃一惊
法拉第丢掉电磁场理论
爱迪生与“爱迪生效应”
弗兰克林的苦恼
第六章 粗枝大叶造成的失误
导言
欧几里得的疏忽
阿基米德的大话
拉格朗日丢确证
贝采利乌斯丢掉钌元素发现
李比希丢掉溴元素
克鲁克斯退货
赫兹的大镜子
博特的惋惜
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后悔
费米的误解
第七章 未深入研究造成的失误
导言
伽利略放跑经典力学体系
开普勒丢掉万有引力定律
胡克放跑“牛顿环”
拉瓦锡的两次失败
布朗与布朗运动
李比希未识氮作用
孟德尔放跑遗传基因发现
纽兰兹的《八音律表》
马赫放跑相对论
弗莱明与青霉素
第八章 方法错误造成的失误
导言
亚里士多德的失误
伽利略未测出光速
波义耳的火微粒
道尔顿测错原子量
牛顿丢掉消色差透镜发现
安培的憾事
奥斯特的失误
贝采利乌斯测错原子量
盖吕萨克丢掉氯元素发现
科拉顿的遗憾
第九章 缺乏勇气造成的失误
导言
阿佛伽德罗与分子说
高斯的话柄
菲奇的悔事
维勒的退缩
施旺丢掉发酵微生物引起说
发疯的迈尔
玻耳兹曼的遗憾
威尔士的失败
米歇尔与“核素”
埃弗利的谨慎
第十章 不该发生而发生了的失误
导言
斯坦诺的坠落
牛顿科学探索的中止
拉瓦锡之死
沃拉斯顿不承认事实
戴维的嫉妒
焦耳争名
诺贝尔遗留的话题
帕金的沉醉
斯塔克的失足
兰道的失误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导言
“从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喷出来的都是血。”鲁迅的这句名言,深刻而又生动地揭示了一个人的世界观正确与否,必然会带来两种截然相反结果的哲理。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科学探索中,一个人的世界观正确与否都将决定一切。世界观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一个具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科学家,决不会得出唯心主义的科研结论。一个具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科学家,就很难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研结论。
本章中写到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托勒密、盖伦、笛卡儿、牛顿、林耐、康德、居维叶和克鲁克斯10位科学大家,就都是因为世界观错误,在科学探索中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以举世公认的大科学家牛顿来说,早年,他在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下,。在科研中夺得了创立微积分、开创科学的光学、发现万有引力等一系列功绩卓著的科研成果,为世人所尊崇。但是后来陷入了唯心主义泥潭,不仅使他后半生在科研中一无所获,而且成了神学的忠实信徒和吹鼓手。对天体运动的最初动因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上帝“第一次推动”说,犯下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错误。
阅读本章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才能保证在工作中不犯或少犯错误,夺取更大的胜利。
毕达哥拉斯的悲剧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年生于古希腊。早年,他从学于爱奥尼亚学派的泰勒斯,受到他探索自然本原思想的影响。后来,毕达哥拉斯游历了埃及、巴比伦,研究过天文、数学和音乐,在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意大利克劳东,建立了由300名贵族青年组成的集政治、宗教和学术于一体的秘密社团,形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站在贵族奴隶主一边,极力反对民主,后来被民主派摧垮。
毕达哥拉斯在科学上有许多重大建树。据说,他第一个把秤和尺介绍到古希腊,第一个发现启明星和长庚星是同一颗星,第一个发现月球的光是从太阳那里取得的。他的建树尤其是在数学上。他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平方的和,即毕达哥拉斯定理。他对数论进行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成了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三角数、平方数和五角数,等等。
他反对万物本原是水或者火的观点,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支配着世界”。在他看来,数不但有量的多少,而且有几何形状,是独立于物外的实质,是一切事物总的根源。因为有了一个个数目,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4种元素。由此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还非常重视数与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曾经证明用3条弦发出某1个乐音,以及它的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时,这3条弦的长度之比为6:4:3。他还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形体的观念出发,认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太阳、月亮和行星作均匀圆周运动。他认为10是最完美的数,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因而必须有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