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阅读·励志版《中国古代寓言故事》》(23位著名语文教研员联袂推荐,着重关注“素质成长”的励志版
书号:9787100094559
作者:闻钟 编
适合阅读年龄:7-10岁,10-1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10-01
- 内容简介
【名师导学】 3个阅读要点 寓言虽然篇幅短小,但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阅读时要仔细体会,获得相应的阅读感悟。 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题材来源于生活,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阅读时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反思自我。 本书所选寓言故事,大都生动有趣。一定要仔细阅读,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认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个知识要点 通过阅读,学习作品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会用比喻来说理的写作特点。 书中涉及了很多的成语,阅读时注意积累这些成语,掌握这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加以灵活运用。 1个成长要点 我国古代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它们有的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和生活的智慧,教会我们正确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各种事情和难题;有的则具有劝善惩恶的性质,可以给我们以积极的启示,教会我们如何分辨真善美、假丑恶;有的则有讽刺性寓意,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人性的缺点和不足,警示我们不要犯类似的错误;还有一些,讲到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问题,可以指导我们的成长与学习……总之,阅读它们,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生活的智慧和哲理,学会分辨生活中的是与非,更加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名周,字子休,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邯郸淳(约132-221),又名竺,字子叔,又字子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杨修为曹植的“四友”。邯郸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的“苍、雅、虫、篆,许民字指”,方圆遐迩许多人都知其名。魏文帝时,邯郸淳曾作《投壶赋》上奏文帝,讲述仁义礼仪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邯郸淳还为教曹娥写过一篇碑文,陈留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避难路过会稽,赞碑文为“绝妙好辞”也!邯郸淳留名后世并非因其政绩不夸,也不是因为他的文章好,而在于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内容简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它往往用一种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一些意味深长的道理。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们大都篇幅短小而形象鲜明,在浅显简单的故事中阐述某种道理,给人以启示。 我国古代寓言故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们大都来源于生活,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阅读它们有利于我们获取生活的经验,掌握学习的技能。 本书所选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大体涵盖了上至春秋战国下至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诸多内容。虽说各个时期的寓言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但总体来看,它们还是一脉相承的。按其思想内容来分,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阐明道理,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教人生活的哲理和智慧;讽刺现实及人性的弱点,劝善惩恶,给人以警醒;讲述学习态度和方法,给人以借鉴意义。 总之,寓言都是含有寓意的,但寓意和哲理的表达又十分的隐秘,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偏差,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编者在每篇故事的结束,特别设置了“寓意感悟”和“成长启示”两个栏目;同时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成语,多了解一些与此相关的知识,特别设置了“拓展链接”这一栏目,以期对学生的阅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以,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走进这一个个神奇的寓言世界,相信大家一定不枉此行!目录
书摘与插图